快手主播为何这么挣钱?
6月27日,在登上快手公开课分享的前一小时,快手主播“娃娃”夫妻还在努力直播卖货。
一同登台公开课的,还有快手主播“罗拉快跑”。做了十几年瓷砖生意的他,2015年偶然拍摄了一段猕猴桃的视频,从而当上了“水果猎人”,年入几百万。村里的贫困户,也因为他热销的柿饼,成功脱贫。
和努力卖货的快手主播们一样,快手最近决定撕下“佛系”标签,开启战斗模式——6月18日下午,快手创始人宿华、程一笑发布全员内部信,明确提出了一个目标:2020年春节之前,实现3亿DAU。
目前快手的日活用户超过2亿,也就是说,它要在7个月的时间实现1亿的日活增长。作为一个短视频平台,快手要吸引、留住用户,离不开更强大的内容。3亿目标的达成,显然需要更多更好的内容创作者配合。
问题是,快手拿什么吸引创作者们苦心经营?
快手公开课给出了一个答案:“娃娃”夫妻在分享正式开始前宣布,刚刚不到一小时的直播,两人卖了147万元女装。那么第二个问题随之而来:快手能成就多少娃娃夫妻这样的内容创作者?
1、让更多人有钱可挣
6月18日,在宿华公布3亿目标前几个小时,河北沧州附近的一个小集市上,来了比平时多出几倍的人。有的人甚至驱车几百公里到此,就为了买一袋洋葱。卖洋葱的是开卡车的快手主播宝哥。此前他帮一位老板运一批洋葱到北京售卖,但两天过去,一半都没卖掉。北京天热,洋葱不易存放,他便低价收下了一车的洋葱,拉回家自己卖。
售卖的前一天,他拍了段视频,讲明洋葱来源,希望老铁支持。当天他还没到集市,就已经有人在等着买他的洋葱。最终只用了半天,16吨的洋葱被来自各地的快手粉丝一抢而空。
这样的快手用户俯拾皆是。他们的粉丝多的两三百万,少的可能就10几万,甚至只有两三万,但粉丝活跃度很高,且极其忠诚。
譬如,贵州侗寨打造出的快手红人“侗家七仙女”,仅有25万粉丝,却靠工艺品销售让整个村子都有了新的生计;内蒙古乌拉盖草原,18万粉丝的账号一年能卖出去4万斤牛肉干,销售流水400万元;在四川仁寿,10万多粉丝的“品优(二姐)”一年能售出近30万斤柑橘。
在他们的介绍页里,你经常能看到一句话:感谢快手提供的平台。快手不是唯一的短视频平台。所以与其说是感谢平台,不如说是在感谢快手“公平普惠”的价值观,这是它从一开始就确立的。
根据媒体报道,去年快手实现了盈亏平衡,直播和广告是主要来源。而根据快手副总裁王强透露,2018年超过1600万人在快手平台获得收入。在今年的618期间,快手创作者则获得了超过6000万的收益分成。
“公平普惠”不能嘴上说说,努力让更多人赚到钱,让利于用户,才是最能打动创作者的方式。
快手电商在2018年下半年正式登场,变现能力有目共睹。快手公开课上,“快接单”和“创作者激励计划”也是创作者们非常关注变现工具。比如开通“创作者激励计划”后(粉丝过万即可开通),创作者只需专注于日常作品,系统会自动根据作者属性与作品内容,在作品播放完后增加贴片广告,创作者就能拿到分成。
只要做好内容就能有稳定、轻松的收益,这或许就是快手最吸引创作者的一点。因此在快手,大V主播固然有着高收益,但称得上中流砥柱的,还是那些中腰部及底层的用户,他们照样能有不菲的收益。这点就与其他平台大有不同。
2、在快手挣钱,难也不难
一个叫格绒卓姆的藏族姑娘,有个快手账号叫“迷藏卓玛”,拥有180万粉丝。2017年,她录了一小段自己和母亲寻找采摘虫草过程的视频,从此走上了利用新媒体推销乡土特产的道路。
在快手火了之后,她也入驻了其他平台,比如抖音,但效果一般。据她说,“有一天,快手上我的视频点击量有100多万,抖音上好像有300多万。快手上有很多人联系我询价、下单什么的。抖音上,我给你说,只有两个人来买。”
这样的差异,她的丈夫杜沫奎认为是因为在抖音上,大家主要是看推荐页,而快手上,看关注页的比例高多了,所以在快手上,与用户有很强的联系。他的观点不无道理。抖音的媒体属性更强,品牌广告更多,而快手的社区属性更强一些,用户更习惯直播打赏和直播带货。
因此,快手产生了“内容+社交”的老铁经济。所谓老铁,接近于半熟人关系,自然转化率更高。老铁经济的诞生,源于快手的经营理念。在抖音上,要一夜爆红或维持热度,考验的是你对潮流的把握。但快手这边,一直更强调社交关注和关系沉淀,以求一个良好的社区生态。
这点从快手的设计上就能看出一二。用快手看视频,往上滑不是下一个视频,而是评论区,正是为了加强互动。
所以,一个快手创作者要想有所收益,必须先通过内容、互动,才能积累粉丝,最终实现变现。而要积累粉丝,仅有一个好内容远远不够,必须做到持续生产。快手把“关注”放在了视频的右上角,很难单手触及。这样的设计让创作者明白,有一条好内容或许能获得很多点赞,但想获得关注,必须稳定输出,让人由衷地喜欢你。
能做到这点,便一切皆有可能。根据快手的数据,用户从0开始玩快手,通过优胜劣汰,平均800多天可以积累100万粉丝。快手大量的头部用户正是来源于腰部用户,而腰部用户又是从底部成长起来的。
通过长时间的成长、用户沉淀,主播与用户之间产生足够的信任,最后形成了只属于快手主播自己的私域流量。对于快手主播而言,私域流量的优势很明显。
首先,与昂贵的公域流量相比,这是由内容与社交关系产生的低成本流量,降低了他的成本;其次,就像格绒卓姆的例子一样,私域流量意味着高效营销,因为主播与用户之间,早已建立了信任关系;最后,及时了解用户的需求变化。在“罗拉快跑”的视频评论区,便常能看到他的粉丝留言想吃什么水果。
私域流量的这些优势,能很好地提升两个核心指标:黏性和复购率。根据秒针系统发布的《快手平台电商营销价值研究》的数据显示,有32%的快手用户会因为信任主播的推荐而购买产品,92%的快手受访用户满意主播推荐的产品,84%用户未来仍愿意接受主播的推荐。
这就是为什么,一个几万粉丝的快手账号,它的打赏、带货、广告等收益,可能是其他平台百万粉丝账号的十几二十倍。
3、当太阳不当聚光灯
从2011年成立到现在,追求社区的真实、丰富与多元,一直是快手的基因,由此才会有“公平普惠”的价值观。所以快手会尽量确保,不论你生产的是大众作品,还是小众作品,每个人、每种类别都有被看见的可能。
这就是宿华曾说的:“希望注意力资源像阳光一样洒在每个人身上,而不是聚光灯。”
从成立至今,快手始终更注重长尾作品和长尾用户,秉承着30%头部内容、70%中腰部内容的流量分配原则。由此打造出的半熟人的社区生态,才是不论大V还是普通创作者,都能获得很好收益的最根本的基础。
对于快手,长尾效应十分明显。其他平台的主力军是大V、明星,而在快手,中腰部用户贡献了大量的内容,是快手生态的重要支撑。
比如,街舞圈的晨香,辞掉工作追寻篮球梦的军哥,专注于各种水果的品优鲜果....他们并不奇葩也不搞笑,有的只是少数圈内人才会欣赏的技能,但在快手,他们都有自己的一片天地,并且从中获得不菲的收益。
去年年底,快手有1.6亿日活,每天快手用户新上传 1500 万条短视频,按每人一个短视频计算,每天约有9.3%的活跃用户生产制作短视频,参与率极高。低门槛的短视频制作要求,在吸引更多创作者的同时,也吸引来了更多观看者。在2019年的头5个月,快手实现了4000万的日活增长。在如今竞争激烈的环境下,增速丝毫没有放缓。
这一切都可归功于快手对社区生态的维护,对普通创作者的保护。不用学习太多技巧,不必刻意光鲜亮丽,创作者也能获得更多的关注、收益,进一步激发创作动力。
结语:快手要在7个月时间实现1亿的日活增长,挑战不小。实现这个目标的基础,还是离不开广大的内容创作者,必须靠他们丰富社区。
现在,快手开始突破过去8年主要依靠UGC的惯性,对MCN采取更积极开发的拥抱态度,通过各种工具、服务、计划为MCN赋能。
还没有在快手真正发力的 MCN,未来会给平台带来可观的内容和流量贡献。而快手回报给他们的,是更高的粘性,更高的转换率,换言之,更高的收入。如果要对还没有入驻快手的内容创作者说一句话,那就是:“栽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10年前,其次是现在。
欲知更多赚钱套路:(朋友圈里有干货)
➕ 灰哥私人微信:welk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