虚假流量的秘密和套路我们都给你理清了!
大家好,前段时间,微博 1 亿转发量的幕后推手被端,新闻出来后,虚假流量得到了广泛关注。
作为一个在网络安全领域驰骋多年的老司机,我们从虚假流量的现状、运作手法与模式、刷量产业规模评估、危害、治理建议这些方面,为大家深剖虚假流量。
什么是虚假流量?
互联网的世界“流量为王”,流量可以带来关注、带来利益,甚至可以带来权力。自然而然的,虚假流量也成为了这场战争中的主角。所谓虚假流量是指:经营者或者流量造假者,通过自动化或组织人工等作弊手段,为了某种不正当利益而制造的虚假人群数量,也可以称之为非正常流量。
在利润驱动下,虚假流量现象几乎已渗入互联网世界的肌理,它可以是谣言制造机、评价作弊器、甚至是舆论风向标,对互联网产业发展和意识形态安全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危害,亟待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治理。
虚假流量的现状如何?
虚假流量的现状,主要有三个重点:社交网络是流量造假重灾区;黑公关长期驻扎资讯平台,虚假流量助推舆论混战;短视频流量博弈愈演愈烈,黑产链条规模化发展
首先,据了解,社交类业务的刷量占比在整个互联网产业中近三分之一,是虚假流量重灾区。
也许你在社交媒体和新媒体平台上有过这样的发现:某些艺人发了一条普通的内容,短时间内就能获得上百万、上千万,甚至上亿的浏览量。看到这些天文数字般的浏览量,请不要觉得是自己跟不上时代变迁,赶不上年轻人,这些数字很多都是假的。
流量明星通过刷转评赞、买粉、打榜等一系列操作,为流量明星赢取社会曝光和关注度,从而占取更多演艺资源。更夸张的是,刷量还刷到了国外。前期某歌手在美国itunes刷量打榜事件,通过刷量使新单曲预计下载量超过1400万,这个数据甚至超过了榜上所有欧美歌手的预计下载量的总和。真是丢脸丢到了国外。
事实上,刷量的本质,就是利用大量冗余的劣质流量、低成本的掺水数据,而撑起的“注意力经济”商业模式。长此以往,整个行业必将卷入低层次的恶性竞争和流量攀比中。
在资讯平台中,某头部平台的刷量占比近半。在互联网“流量为王”的躁动下,加之众多耀眼成功案例的刺激,不少资讯平台上的自媒体,也都投身寻求刷量的“加持”。
其刷量背后的逻辑很简单:通过刷阅读量和广告点击量,赚取广告佣金。
其次是黑公关。
作为国内舆论最主要的战场之一,资讯平台是各路公关公司和网络水军长期刷量和驻扎的营地。他们很多时候受雇于品牌客户或公关公司,在这样的公开的资讯平台和新闻媒体上发表、评论、转发指定内容的帖子和文章,对消息进行病毒式传播,从而炮制“热搜”,引导舆论,博取网民关注度。
另外,短视频上的虚假流量黑产也越演越烈。
随着短视频的火爆发展,短视频平台成为流量黑产疯狂滋长的温床,刷播放量、刷粉、刷人气、刷评论、刷赞等作弊行为也开始出现了。据数据分析,在短视频平台中,头部产品刷量问题尤为突出。通过虚假刷量,短视频作品更容易被推上热搜,为视频博主带来影响力红利以及附加资源,进一步实现带货营销、引流变现、广告变现等活动。
虚假流量运作手法与模式是怎样的?
虚假流量在本质上都是刷量,但具体执行手法和产业运作模式多种多样。在早期,刷量的原始手段是“协议刷”,即直接采用代理IP+用户登录态来模拟协议,简单、直接、技术含量低。
随着互联网企业防御策略的升级,“协议刷”逐渐被黑产淘汰。随后各个社区平台上开始涌现大量的人工接单派单群,制造出含金量极高的“人肉流量”。
再后来,人工刷量跟不上业务量的爆发式增长,“群控”和“挂机”这些机器刷量就开始出现了。目前主要有自动刷量和人工刷量两种方式。
第一种:自动刷量,以刷量平台为主的自助模式。
在市场需求驱动下,一个个游离在法律边缘制造虚假流量的刷量平台应运而生。刷量平台,也就是黑产中提供刷榜、刷粉、刷票等各种流量服务的平台。
该类平台通常会与挂机平台、群控服务商等平台联动协作,结合一些硬件、代理IP、脚本软件,通过自动化手段制造或聚集流量,在黑市中分发、售卖,赚取利润。其海量、高效、自动的功能特点,完美贴合了众多黑灰产活动的需求。
第二种:人工刷量,以流量劳工为主的接单派单模式。
人工刷量,顾名思义,就是需求方雇佣大批网民来充当水军或投手,制造出以假乱真的“人肉流量”。现在,不少公司的反作弊手段,都是通过剔除机器等非自然访问来过滤虚假数据。而人工刷量,便是黑产分子“顺其道而行之”的产物。通过人肉刷出来的流量,含金量极高,其用户IP、帐号、设备真实且不聚集,识别起来相对困难,更容易逃过业务方的人机对抗策略。
虚假流量产业究竟有多严重?很严重。
严谨的鹅师傅给你几组数据:各种流量造假的站点已超过1000家,其中头部流量造假平台将近100家,头部刷量平台月流水可达到200万元,同时在巨额利润的驱动下,越来越多的地下产业从业者涌入刷量大军中……
在从业人员统计方面,国内刷量产业的人员规模累计达到300万,以社交通讯群为阵地的刷量人员超过100万,以各种黑产平台为根据地的从业者累计达到800万。
虚假流量有什么危害?
对鹅师傅这种吃瓜群众而言,虚假流量对我们最直接的影响,可能是一些无聊、无趣、没有意义的充水内容,被刷量送到了我们面前,又或者是职业羊毛党的存在,让我们总是没法抢到电商平台的优惠券和秒杀商品。
深究起来,虚假流量造成的危害可以分成四个维度:社交和咨询类产品的虚假流量危害内容安全;内容市场劣币驱逐良币;互联网信用体系崩溃;薅羊毛导致平台利益受损。
第一个是社交和咨询类产品的虚假流量危害内容安全。
大量的社交和咨询类产品的运营商为了追逐流量背后的利益,杜撰了大量的谣言,甚至是政治谣言。
近年来一些自媒体靠“黑公关”获取高额利益,有的一年能收数千万元“保护费”,更有甚者,已经形成媒体矩阵,一篇有偿“黑文”能在10多个平台发布,以达到颠倒黑白、混淆视听的效果,让企业闻之色变。
大量的虚假流量足以引导舆论走向,抢夺舆论话语权,严重影响社会稳定。要知道,俄国的一家工厂在 2016 美国总统选举期间操控了 3000 多个账号,还影响了最终谁做美国总统呢。
第二,虚假流量容易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劣市场经济环境。
看到虚假流量捧出来的网红、爆文,有的人可能会想:既然花点钱买流量就能上榜首、接广告,那我为什么还要绞尽脑汁、费尽心思地把工作做好?当越来越多人这么想,以后怕是都没有好艺人、好文章看了。因为市场会演变成不择手段、没有底线的丛林法则,从比拼质量、服务、创意、价格、内容滑向比拼道德底线、黑产投入。
第三,虚假流量本身就是一种撒谎造假的行为。
这种骗骗骗行为大赏一旦风靡开来,可以引起互联网信用体系的崩溃。电商购物平台的买家评论,被水军占领就是一个例子。
第四,职业羊毛党对平台吸血,让平台利益受损
大量机器、人工制造的虚假流量,像潮水一样源源不断地涌入各类平台。只要平台策略存在漏洞,这些虚假流量就会无情地攫取平台的利益。大量本应用于推广的经费被羊毛党薅走,而这一切的源头就是虚假流量。作为普通消费者,我们在电商平台上秒杀的速度,当然也比不过机器。
虚假流量对付起来难不难?难!!!
游走在法律边缘的虚假流量,真的是不好治理。虚假流量所以横行,是因为虚假流量的相关环节,都已经产生了上瘾式的流量依赖。黑产制造流量获取利益,流量需求方凭借流量吸引资本或舆论的关注,资本、舆论依靠流量赚钱更大的利益。虚假流量就好像“皇帝的新衣”,大家都没有勇气戳破这个泡沫,反而都在这个产业链上各取所需。在整个互联网黑产生态闭环上,治理难度可见一斑。
从政府监管的角度,虚假流量涉及的主管部门众多,专业性强、取证难度大;从法律层面,虚假流量同时涉及民法、刑法、不正当竞争法、网络安全法等法律及众多行政法规,其是否涉嫌构成民事欺诈、不正当竞争、非法经营、计算机犯罪、诈骗犯罪等法律问题,都还需要有更加清晰的认识。
只有司法部门、监管部门统一认识、厘清问题、严格执法,方能从根本上铲除这一非法产业存在的根基,还公共舆论空间一片清明。
对虚假流量的治理建议
治理虚假流量,需要多方共同努力,其中包括:进一步落实通信实名制的规则要求;互联网行业增加技术识别恶意账号的安全保护措施;加强法律保护,实现精准打击;倡导虚假流量的多方共治
显而易见,虚假流量并非发生于个别互联网企业,而是广泛地滋生于整个互联网行业,不仅威胁着网络空间的安全,更与下游多种违法犯罪、侵犯法益的行为密切相关,对现实社会的安全与秩序也产生巨大危害。
因此,打击治理虚假流量必须依靠多方联动机制,如公安司法机关、工信部门、工商管理部门、银行、通信运营商、互联网企业和学界,推动共同建立预警机制、信息共享机制、反馈机制等,形成合力。
欲知更多赚钱套路:(朋友圈里有干货)
➕ 灰哥私人微信:welk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