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扩大收入? 先扩大你与别人之间的信息差!
问:感觉现在什么行业的工作都不好做。
我认为:做啥都行,你还年轻,气象万千,别做跨了。
听一个3年换了5份工作的人讲经济不景气,人生无望:
以前传媒都风光,广告费动辄上亿,现在电视还有几个人看? 共享单车刚出来的时候多热闹,现在共享啥啥不行。
开餐饮的每天说日流水几万,疫情来了抗不过3个月。横扫全国美股上市的瑞幸咖啡,涉嫌作假股市崩盘。
总有人把失败的原因,归结于行业不景气。
一、这几天有个电视剧挺火的,《安家》
闲暇时间看过几集,看到一个挺有意思的情景:
安家房产中介里,两级分化严重,一边是强业务能力的精英、老干部一派各种出单,一边是花瓶、实习生、平庸者各种出事。
坐拥黄金地段的大品牌中介店,一样有人轻松的把月入2万的工作做成月入2千。
这个社会永远都是二八定律的存在,无论大小。
二、在互联网公司当运营的那两年,带过两个背景差不多的实习生。
小A和小B,分别负责平台的数据分析,走的方向截然不同。
小A:做事中规中矩,一成不变,怎么教就怎么做。
每天就是从后台提取数据,然后统计各项合计,然后报告相比昨天增加还是减少。
小B:虚心请教,做事有自己的想法,经常提新思路。
刚开始也是和小A的模式一样,后来开始对各阶段的数据有了自己的见解。
比如:某个数据为什么会出现波动? 哪个时间点、哪个环节的问题? 这个时间点,外部发生了什么情况造成的?
这个波动是正向的还是负面的,负面的有哪些方法可以避免,正面的是否可以提交产品技术部门申请优化。
在转正期到来的前1个月,小B提交了一份详细的针对类型细分优化的用户画像给领导。
领导很满意,特意给他一次给全部门做分享的机会,也因此他得到部门的认可,提前转正。
半年后,小A所做的工作,逐渐被程序代码所替代,并且比他效率更高。
很不幸,被边缘化的小A离职了。同期的小B,此时已成为一个单独项目的PM。
牛逼的人都相似,出局的人各有各的姿势。
三、有人问: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哪个更重要?
其实哪个都重要。有能力没态度,没能力有态度,对结果并不会有太大不同。
有句名言说,《x战记》中说:人只会看到自己想看见的东西,只相信自己的希望相信的东西。
相信你或者你的朋友里,一定有这样的人,成为你们的谈资:
A在电商行业里风生水起;B在短视频行业里平步青云;C在内容创业里吃香喝辣;D在音频领域里躺着赚钱。
每次都在懊恼自己:进错了行业,不然今天火的就是我了。
真的么。你看到的东西都是阳光,而背后天赋、汗水、机遇等东西你看不到。
无论哪个行业,站在金字塔尖的都不过20%。
四、悲观了么?
在互联网时代,知识就是个信息差而已,怕个毛啊。
今天早上我发了一个朋友圈:知识怎么变现,买书、看书、写书。
买书不是单纯的为了看,是为了变成文章、变成音频、变成视频区还钱。
就是这个道理,不知道有没有人能明白。
想要赚钱,想办法去吸收更多信息,扩大你与别人之间的信息差。
五、最快的成长方式,就是模仿。
举个例子:无货源技术。
很多人看到淘宝卖蜂蜜和土特产赚钱,跑去学着开店,搞了3个月,失败。
什么原因呢?知识和能力都不够。一你没货源优势;二你没技术优势;三你没风口优势。
这是个专业队都难赚钱的时代,一个业余选手能赚到钱才怪了。所以你要学技术、找爆款、蹭风口。
怎么做呢?参考成功的经验,复制同行爆款。有淘宝店的,下一个软件:淘货源。
以搜“连衣裙”为例,每个商品下面会显示货源信息。
比如这件卖508的真丝连衣裙,1688网批发75块钱。
一模一样的东西,信息差就值了400块。
我们把这件商品复制到自己店铺,价格设置成498?
专业商家卖火的衣服,流量都不低,用户购买商品时,一比较,发现你的东西便宜一点,就直接下单了。用户拍下的商品,你去1688填好,这单就成了。
怎么进一步扩大收入呢?不断去找,不断的复制,复制的越多,展示的机会越多。
这就是学技术、找爆款、蹭风口。隔着一堵墙是什么也看不到的,只有入了门,才能洞见更大的世界。
六、有人碰到点困难,就喜欢讲:随遇而安、顺其自然。
坦白讲,我是不信这种随性的态度能做出多么可圈可点的事情来。
99%的人都会说:大家都是这样的,差不多就行了。
如果你想成为那1%,就不要随波逐流,给自己设好目标,主动去做。
360行里,每一行都有月入两万的人,别盯着别人的快车就想上去做一下。
仔细的看看,这车往哪开。认真的想想,你到底要去哪。不管做啥都行。
你还年轻,这世界气象万千,别做跨了。
欲知更多赚钱套路:(朋友圈里有干货)
➕ 灰哥私人微信:welking